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
TUhjnbcbe - 2023/3/12 19:07:00

在国家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和新冠肺炎病*实施“乙类乙管”的双重背景下,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任务已进入到以新冠患者救治为重点的新阶段。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全方位保障患者就诊救治工作,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医院新型冠状病*感染诊疗参考方案》。

一、病史采集

(一)发热、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味觉嗅觉减退、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心慌、胸闷、乏力、头昏、头痛、肌痛、腹泻等症状特点及起病时间、诊治经过。

(二)流行病学史及核酸或抗原结果:发病前1周内有无与新型冠状病*感染者接触史,有无聚集性发病;有无新冠病*核酸和/或抗原检测结果。

(三)基础疾病病史及吸烟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及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等基础疾病。

二、入院病情初步评估、处置及分流

(一)生命体征(T、HR、BP、RR)、指脉氧饱和度、意识状态、BMI。

(二)院前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表现(双肺多发斑片影、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胸膜下多见)。

(三)根据评估情况确定是否给予心电监护、氧疗支持和紧急抢救。

三、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诊断

(一)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表现。

(二)确诊:新冠病*核酸或抗原阳性检测结果。

(三)对处于病危状态的患者开展新冠病*核酸检测,并按照每3天一次的频率开展新冠病*核酸检测,直至患者病危状态解除。

四、辅助检查

(一)血液检查:动脉血气全项、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全套、炎症3项(CRP、PCT、IL-6)、铁蛋白、心肌酶、肌钙蛋白、BNP。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心肌标志物、BNP每3-5天检查一次。

(二)影像学检查:胸部CT(若入院前胸部CT超过48-72小时且呼吸症状有加重的可再开具)、颅脑CT、心脏超声及双下肢深静脉超声。胸部影像学每5-7天检查一次(若病情明显进展可缩短CT复查间隔天数)。

(三)病原学检查:呼吸道病*核酸检测、痰培养、痰真菌荧光染色、血培养(若考虑有复杂感染的可考虑)。

(四)心电图检查:重型、危重型患者应组织急查。

五、病情评估

参考我国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将感染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

(一)非重型:包括轻型和普通型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普通型:具有临床表现,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二)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呼吸急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或肺部受累范围50%者。

(三)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四)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

1.低氧血症或呼吸急促进行性加重。

2.组织氧合指标(如指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

3.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CRP、铁蛋白等进行性上升。

4.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高。

5.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五)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1.大于60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肿瘤放化疗、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生物制剂等)。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7.养老机构居住人员。

8.未接种疫苗。

注意:由于新冠病*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高危因素、并发症、合并症与患者的预后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诊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诊断的完整性,不仅要包含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诊断,还要注意严重程度分级(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及有无并发症、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肺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

六、治疗

(一)非重型、无高危因素

一般治疗,对症处理,卧床休息,保证充分的热量摄入、营养均衡,摄入优质蛋白质食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医中药治疗,营养支持,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

中医药治疗方案:

1.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咳痰,纳呆,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全院组套):新冠轻型1号(寒湿郁肺)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饭前服用,5剂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至3疗程。

推荐中成药:荆防颗粒。

2.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咽痛,口干不欲多饮,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全院组套):新冠轻型2号(湿热蕴肺)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5剂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至3疗程。

推荐中成药:化湿败*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蓝芩口服液、双*连口服液、抗病*口服液、清开灵软胶囊、四季抗病*合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

3.儿童中医药治疗:儿童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治疗参照成人中医治疗方案,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候和小儿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

可选择儿童适用中成药辨证使用:

(1)症见恶寒发热、肌肉酸痛者,可用小儿青翘颗粒(小儿金翘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小柴胡汤(儿童退热)等。

(2)症见发热、咳嗽、咽干咽痛者,可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金振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肺力咳合剂、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甘桔冰梅片等。

(3)症见腹泻者,可用儿泻康贴膜、枫蓼肠胃康合剂、复方丁香开胃贴等。

(4)症见发热、食少腹胀、口臭、大便酸臭或秘结者,可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保和丸等。

(5)症见乏力、纳食不香者,可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复方丁香开胃贴等。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二)非重型合并高危因素

1.一般治疗,对症处理,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是否吸氧视患者具体情况及基础疾病而定。

2.抗病*治疗

①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按mg/mgq12h×5天(适用人群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使用,可以减少住院风险和死亡率。用药前需监测肝肾功能,轻度肾功能损伤、轻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肾功能eGFR60ml/min减量至mg/mgq12h;eGFR30ml/min、重度肝损伤患者不宜使用。用药前需要特别注意该药物和其他药物的互相作用,如禁止合用的药物:抗生素类(伏立康唑、利福平)、降肺高压药物(西地那非、伐地那非)、降脂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抗凝药(利伐沙班)、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普罗帕酮)、镇静催眠药(地西泮、艾司唑仑)、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支气管扩张剂(沙美特罗)、镇痛药物(哌替啶、吡罗昔康)、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抗痛风药物(秋水仙碱);对于透析患者,建议在透析后给药,第1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mg/mg,第2-5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mg/mg。

②阿兹夫定空腹整片吞服,5mg/次,1次/日,最多使用14天(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及曾患有胰腺炎患者慎用),与下列药物谨慎联用:地高辛、达比加群酯、秋水仙碱、环孢素、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利福平等。

3.预防性抗凝治疗(有血栓形成者治疗量抗凝)在无抗凝禁忌的情况下,均常规进行血栓的预防。无肝素使用禁忌症时,首选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AXaIU,那屈肝素IU,达肝素IU)或普通肝素(在监测血凝情况下应用,单位);有肝素使用禁忌症时,可以使用利伐沙班(10mg)进行血栓的预防,但要注意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使用肝素类药物时,密切检查血小板数量,避免HIT的发生;使用低分子肝素时,肌酐清除率30mL/min应减少剂量,肌酐清除率30-80mL/min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肾功能严重低下时可选用普通肝素;使用利伐沙班时,肌酐清除率15-50mL/min时,减少剂量至15mg,肌酐清除率15mL/min时,禁用。

4.中医中药治疗

(1)湿*郁肺证(恶寒轻,发热重)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腻或*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全院组套):新冠普通型1号(湿*郁肺)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5剂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至3疗程。

推荐中成药:宣肺败*颗粒

(2)寒湿阻肺证(恶寒重,发热轻)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全院组套):新冠普通型2号(寒湿阻肺)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5剂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至3疗程。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5.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等症状;监测血气、血常规、血生化、炎症3项等指标;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