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普吃出的胆囊结石怎么拒绝它
TUhjnbcbe - 2023/1/10 22:07:00

本文转自:东方网

维吾尔族老大爷吐尔荪.亚森这几天家庭聚会,很开心!突然肚子痛的厉害,停不下来,也吃不下东西,立即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老汉胆囊结石发炎了,要住院进一步检查,手术,家里人害怕极了,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疆干部的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我接诊了老大爷。和他交流,老大爷最关心的就是:胆结石怎么来的呀?怎么那多人有呀?会怎么样呀?怎么办呀?怎么预防它呀?我告诉老大爷不要紧张,这种情况我每天都在处理,这里的胆囊结石患者特别多,几乎每天要做很多的胆囊结石手术,一定能把你的问题解决好的。

援疆期间常思考,光为*同胞开刀,这里一边切,那里一边长,和“打地鼠”似的,也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老百姓关心的是什么,需要的除了手术还有什么?我思考后觉得思路要改变,要从源头帮助莎车人民,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胆囊结石,怎么办,怎么防;把工作做在更前面,让更多的人受益,发挥我们医生更最大的作用。

胆囊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胆囊里面长出石头了,医学角度简单的说就是胆囊里胆汁成分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变化,胆固醇等浓度高了,形成结晶析出,慢慢的越包越大,就形成了结石,就如水里的盐多了,化不了,还要往里加,就结成团了。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占80%。

近几十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明显,老百姓的饮食结构明显变化,在80年代,经济物质条件差,大部分人以面食、大米为主,脂肪、蛋白质的比例低,平时肉就吃不上几顿;这十余年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高蛋白的食物日渐丰富,导致人们过多的摄入高糖、高蛋白、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天天吃肉,和过年一样;人群中的脂防摄入量接近合理饮食成分30%的上限值,许多家庭的饮食“西方化”、“富裕化”,就是说吃得好了、多了,但吃的不科学了。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饮食息息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多余的糖、多余的脂肪。吃的多了,血液里胆固醇高了,导致胆囊内的胆固醇也高了,胆囊长结石就容易了。经常吃高脂肪、高糖饮食,引起身体肥胖,导致胆囊的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没力气,胆汁排不动、胆汁就出现淤积,从而更容易生成胆囊结石。因此身边的胆结石患者越来越多。

胆囊结石摩擦胆囊壁就会引起不舒服,出现疼痛,就像孙悟空在牛魔王的肚子里那样。有些结石“很乖”,不乱动,一直就没事,没有什么不舒服,医学上称无症状胆囊结石,这种不用紧张,只需定期检查,做好预防就行。有些石头“很不乖”,不但乱动,把胆囊磨破,导致发炎,甚至还磨穿,造成胆囊内瘘;还喜欢乱跑,跑到胆管里,导致胆管炎、胰腺炎,这种胆囊结石常常引起腹痛等明显的不舒服,这就要紧了,医学上称有症状胆囊结石,医院普外科或肝胆外科找专业医生检查、治疗,问医生是最保险的,尽早手术处理。

得了“不乖的”胆结石也不需要过分紧张,现今做个彩超很方便,很容易发现它,发现了就不要放过,以免养“石”为患;腹腔镜手术技术已经很成熟、安全、效果好,只需在肚子上打几个小孔就解决问题了,就是所谓的“钥匙孔”手术、“打洞”手术;甚至更先进的只要在肚脐上打一个小孔(单孔腹腔镜)就解决问题了,术后基本上看不到瘢痕,尤其适合*美丽的古丽们。目前有医生更进一步,钻研从口进去,在胃上打一小孔,把胆囊切掉,表面皮肤什么伤口都没有。

许多人担心把胆囊切掉,会不会不好啊?这个多虑了,绝大多数人胆囊切除后二到三个月后和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不舒服,对饮食、活动没有影响,因为胆囊原来的工作由肝脏和胆管承担了,就是肝脏通过增加分泌胆汁量;胆管通过轻度扩张,扩大容积来代偿。

那怎么拒绝它发生呢?那就要做到“管好嘴”、“迈好腿”。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对胆囊结石的产生影响最直接,羊肉、牛肉、牛奶、鸡肉、鸡蛋等富含胆固醇,能直接增加胆固醇量,增加胆囊的负担,增加胆囊结石发生的几率。从这里就找到了*莎车胆结石多的重要原因了,莎车的美食,馕坑肉、硕大的羊肉串、烤鸡,手抓羊肉、烤全羊等,数不胜数,真是肉食者的天堂;莎车同胞热情好客,喜欢聚会,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羊肉鲜,胆固醇也高!饮食习惯对胆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不吃早餐、两餐间隔时间长、过饱饮食、长期饮酒、长期素食饮食、平时饮水不足、不安全饮水等都可以直接增加胆囊结石产生的危险。“多喝水”,也要喝对水,是白水或者是淡茶,不是饮料、奶茶这些哦,饮料中的糖、磷酸盐,会增加结石风险,结石人群日常喝豆浆、银耳汤、粥等食物,建议不要放糖。不吃早饭、或者空腹时间过长的话,胆汁长期在胆囊里淤积,变得更浓缩,就容易产生结石,这就是总说长期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的原因;可是天天吃早餐,也有中招了的呀?其实对身体伤害最大的饮食习惯,不是不吃早饭,而是三餐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国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早饭”。通常,第一顿在10点到11点间,第二顿在下午3点到5点间,一来是适应农耕社会的生活规律需要,方便下田,二来是从前的生活不富裕。进入现代,人们按照工作和学习规定好的时间安排进食,这才有了三餐的时间表。所以要三餐规律,饮食三低,两餐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饮食三低”指的是低脂肪、低糖、低盐,有利于防控结石。有研究表明:两餐间经常相隔时间大于12小时以上,胆结石的发病率会升高,因此,预防胆结石的关键不完全在于早饭,而在于不要让自己饿肚子时间太长。

饮食不合理会导致肥胖,目前肥胖越来越普遍,反映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医院测体重、量身高就算出来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25就是肥胖了。中央型肥胖是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因素,特别女性尤其明显,男性和肥胖的联系没有女性显著,肥胖会引起胆囊的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没力气了,胆汁就流的慢,从而容易形成胆囊结石,就像水沟的水流的慢,泥沙容易沉积下来;肥胖的人往往也血胆固醇高。

预防呢?这个问题老百姓最关心,就是让胆囊结石不要长。下面我来科普一下;通过:1.调整饮食,减少热卡高及脂肪类高的牛肉、羊肉、鸡蛋、牛奶、鸡肉等食物的量,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番茄、菠菜等,将主食的一半换成全谷物杂粮,有些人饮食还算清淡,但是主食吃得多,爱吃甜食,精白米面这类淀粉主食不仅容易诱发胆结石的形成,而且还不利于减肥,把主食的一半换成全谷杂粮,既能保证能量的供应,又能减缓血糖的波动,也不是营养的东西不吃,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会促进胆囊收缩素释放,很多人得了结石之后就戒掉牛奶,但是身体没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于身体也是不利的。全素食也是胆囊结石高发的诱因,所以适量选择鱼、瘦肉、低脂奶类、豆制品这类优质蛋白质,同时多吃点水果蔬菜,足够的膳食纤维;关键是低脂,保持按时、按量、按规律进食。2.运动,方式不限,按规律增加运动量,减肥,减少身体的脂肪,减少脂肪肝发生。据报道体育锻炼可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把热卡消耗掉了,把吃进去的“油”用“发动机”烧掉了,体育锻炼能够控制肥胖,有减少胆结石发生的作用,提倡循序渐进的减肥,不能不吃不喝搞“大跃进”,建议每周减0.5-1公斤为宜。3.对有胆囊结石发生高危因素(高血糖、高血脂、肥胖、脂肪肝等)的人群除了控制饮食与运动锻炼;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必要时予以相应的药物,及早纠正早期的病变,药物控制血糖、血脂、脂肪肝;4.已有胆结石的给与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体外碎石、体内溶石、中医药(胆舒胶囊、胆石利通片、消炎利胆片、胆宁等)等治疗,就是让胆结石消失掉,至少不要痛。5.有不舒服的胆囊结石建议手术治疗,就是让它彻底消失,以后也没有地方再长。

合理饮食,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让胆囊结石形成,让胆结石少形成,降低发病率。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三大胆结石高发地区之一,平均发病率约9%,哪怕只要降低1%,就能减少近千万的胆囊结石患者。

(作者:张小*上海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援疆医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吃出的胆囊结石怎么拒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