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发文《饮食之理》中的减肥秘方-上(可点击访问)帮助我们找出了变胖的元凶。
比如:过多的荤食、高蛋白、高糖等高热量的食物;面食和荤同食;寒*伤脾影响代谢;食积、水果和饮水过多生湿气等。
今天我把《饮食之理》中吃不胖还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分享在此。
大道至简,总结《饮食之理》中的健康饮食习惯原则不外乎如下两条:
01
少吃、饿了才吃
《无锡饮食规矩》
“少吃点,别吃撑;全吃点,别挑食;别乱吃,吃当季;慢点吃,多嚼嚼;吃过饭,去走走;想长寿,带饿点;不惬意,就别吃。”
规矩虽简单,却是一方老百姓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大智慧,若能牢记在心,持之以恒践行必受益。
《食积分析和医案》
人类最恐惧的是饥饿,最喜欢的就是吃,但吃下去的东西不是你的,能消化的才是你的,不能消化的都是*素。
陶弘景“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为益亦多,为患亦切”,明确指出不当饮食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食积最重要的依据除了发胖外,就是胃腹胀、嗳气、腹痛、便秘、呕恶或下利,而无饥饿感是最为重要的隐匿症状,说明体内不消化。
饮食多了就是食积,年轻人因为气血强,吃饱吃撑后第二天就会缓解,不会去体会饭吃七八分饱的价值,但稍有年龄就不对了,如吃油腻则下利,多食则腹胀以至于腹痛。
中年多食易发胰腺炎,老年多食好发肠梗阻,诸如此类。
孙思邈观察到“丰饶之地,人多早夭;俭啬之地,人多高寿”。
案7:日本民族是世上最长寿的,其长寿原因,或说是多吃鱼类,我认为与其主食是大米有关,因为鱼类动风。二战时,其占领东三省,麦子可交易,稻米全部运输回国,战士也携带炒米,炒米性热,人食之虽方便,更让人性格暴烈。
但更为关键的是,日本人吃得少,买个便当,中国人食之很少有吃饱的。
02
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或一稀二干
《中医饮食法则》
案11:一日三餐。天人是相应的,人体脾胃功能与一日阳光有关。
早餐时,太阳初升,人体阳气到表,脾胃稍弱,不宜多食。
中午阳光最足,可多食。
晚上太阳下山,脾胃功能弱,宜减少进食量,晚上食粥或稀饭。
“皇帝早餐,大臣中餐,叫花子晚餐”,皇帝早餐不符合自然规律。西人早餐多食,不可学之,人种不一,习惯不一。
两稀一干,是江南人的饮食习惯,中午吃饭,早餐晚餐喝稀饭和粥,很符合自然阳气盛衰。小孩长身体,晚上可吃饭。
内经云“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即是此理。
《道德经》云“知止可以不殆”,意思是说如果你有这种节制,如果你一直简、省,那就可以类似接近于道,可以不断地运作,而不会受到阻碍,而不会停下来。
身体对食物的摄取也是如此,节制有度才能使得身体持续保持正常的运作状态。
未完待续,下篇将与你讨论:
如果管不住嘴,又养不成好习惯该怎么办?
文:云中鹿参考《饮食之理》整理
国画:刘芸生画家
饮食健身经典修心
扫
码
关
注
十世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