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花生过量事件经过
俗话说,“秋冬进补,春天打虎”。南京的李先生听闻“花生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还能降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于是特意前往乡间购买了新鲜花生,为自己的身体“补充能量”。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竟然让自己险些入院治疗。
◇食用大量花生的后果原来,李先生在享受“嘎嘣脆”的花生时,不知不觉间便吞下了连壳约五斤重的花生。然而,当天晚上他就遭遇了腹胀腹痛的困扰,但他并未在意。然而,到了第二天晚上,他的症状愈发严重,不仅出现了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还大汗淋漓,神志也变得模糊。家人见状,急忙将医院急诊医学科接受治疗。经过生命体征监测,李先生显示出血压和心率异常升高,末梢氧饱和度显著下降,因此被紧急送入抢救室进行监护观察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抢救过程急诊科郭磊医生在了解患者情况后,初步判断李先生可能因摄入大量高脂食物(主要是花生)而引发了急性胰腺炎。由于未能及时就医并继续进食,胰腺炎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后续的检查和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判断:生化指标显示血脂、淀粉酶和脂肪酶均超出正常上限,腹部CT扫描揭示胰腺炎并伴有胰周渗出,而血气分析则揭示出严重的乳酸酸中毒,氧合指数接近,预示着病情可能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整体情况极为危急。
郭磊医生迅速将李先生的情况上报给急诊医学科主任秦海东。秦海东主任随即调配EICU的床位,为李先生的救治开辟了“绿色通道”。针对李先生的病情,专家团队制定了综合诊疗方案,包括呼吸支持、深静脉置管、禁食、胃肠减压、B超引导下的胰周渗出引流、补液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抑酸和抑酶治疗。此外,还结合了中医针灸科的“芒硝外敷”方案,以消肿止痛。
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李先生在3天后逐渐恢复意识,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腹痛和腹胀症状也有所缓解。5天后复查显示,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已接近正常范围。经过一周的治疗,李先生已能逐步接受肠内喂养,无明显不适,并转入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02急性胰腺炎的风险与预防
11月21日中午,李先生已恢复至能够正常进食的状态。当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刘晓东前来探视时,他打趣地问李先生:“现在还需要‘加油’吗?”李先生笑着回应:“现在菜里真的连一滴油都不剩了。”记者获悉,李先生目前已经全面康复并顺利出院。
◇病因和风险因素刘晓东提醒,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在我国的主要病因包括暴饮暴食、过量饮酒以及胆石症等。他特别指出,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富含大量脂肪,尤其是经过油炸后的坚果,虽然口感更佳,但脂肪含量也显著增加。大量摄入这类高油脂食物,如过量的坚果、肥肉或浓鸡汤,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上升,进而引发胰腺脂肪酶水解过多,对胰腺造成损害。
◇预防措施和饮食建议在严重情况下,血液可能呈现“猪油”般的乳糜状态,这会导致胰腺血管被乳糜微栓子阻塞,造成胰腺缺血性坏死。此时,患者将体验到剧烈的腹胀和腹痛,伴随呕吐症状。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还可能出现休克和心肺功能衰竭,需要紧急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其死亡率相当高。
专家建议,健康饮食,避免高盐高脂,保持正常体重,积极锻炼和维持健康的体重也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措施。肥胖者、三高人群、常饮酒者以及有胆囊结石病史的人群,都应遵循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一旦出现持续性的剧烈腹痛和腹胀,且难以缓解,无论是否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都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