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疫火仍然嚣张。我曾冒险深入广平县城,采访抗疫英雄岳金栋事迹。
岳金栋,国电广平县分公司防疫办公室主任。这个军转干部,像带兵打仗一样,冲锋在前,直至累病牺牲。近日,他被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评为“河北好人”。
当时,我宅家已久,总感觉国难临头,应有所为,遂斗胆出行。不想,几天后,便奉命开往武汉前线……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永远是战士(纪实文学)
文|李春雷
年1月23日,阴历大年二十九,深夜。
岳金栋回到家,脸色阴郁,默默无语。
妻子问他身体不舒服吗。
他摇摇头。
而后,倒头便睡。
原来,疫情当头,国家电网河北省广平县供电公司紧急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物色主任人选。他原想,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公司却绕过自己,计划让其它人担任。刚才,他上门去找公司经理,又被婉言谢绝。
自己虽然57岁,但还没有退休啊,还是公司办公室主任啊。况且,自己军人出身,身体健壮,多年来不曾生病用药。
第二天早晨,他再次找到经理办公室,把一封手写的请战书,拍在桌上……
1,我本战士
岳金栋,年生于广平县平固店镇西丁庄村,兄妹7人,家境贫寒。
年,他高中毕业生后参军入伍,在张家口工程兵某部服役。
他,的确是一个好兵啊,军事训练,样样拔尖;政治学习,门门优秀。他是工程兵,凿隧道、架桥梁、修公路,全都顶呱呱。
从战士,到班长、排长到连指导员。由于工作出色、年年立功,他又被提拔为副营职干部。多名战士,在他的带领下,是一支赫赫有名的尖刀连。
那时,他心底渴望战争,渴望战场,去实现自己的将军梦。
可和平时期,哪里有战争呢。他似乎有些失望,于是就狠狠地批评自己,战争是什么,是流血、是伤亡,是妻离子散,是经济停顿,不要!不要!宁肯马放南山,不要刀枪出鞘。
年,他揣着复杂的心态,转业回乡,到县供电公司工作。
此时,他早已成家,妻子在本地工作,温柔贤淑,女儿乖乖可爱。一家人,团团圆圆,安安宁宁。
这才是幸福生活啊,这才是军人的真正梦想啊。
转业第二年,他担任公司下属物资公司经理。
这是一家亏损企业。他用部队的作风,抓思想、抓队伍、抓管理、抓经营,很快便扭亏为赢。
年,他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负责全系统运转,资源更多,但他仍然保持着部队形成的习惯和作风,决不抽烟,极少饮酒,工作向前冲,利益往后退。公司建造家属楼,他负责分房,本来有资格、有条件为自己挑选一套好住处。可是,他竟然主动选择了一套位于顶层五楼的小户型。面对别人怀疑,他笑着说自己军人出身,喜欢锻炼,住顶楼可以强迫健身。不啻说,这些年,他年年是先进。
大家谈起他,都说,老岳啊,一顶十的好人!
可这个好人,却连续当了17年办公室主任,没有升职。如果说他没有梦想,那是假话,但现实就是这样,岂能尽如人意。
不知不觉,他已经57岁了。他盘算着,年后就写申请,把位置让给年轻人,自己应该设计一下退休生活喽。
正在这时,疫情骤至!
1月22日,全县召开“新冠肺炎”防控部署动员会。次日,武汉市关闭离汉通道。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2,请战书
这是全公司第一份请战书。
公司领导确信他态度坚决,便马上调整,重新安排他出任“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整个系统,马上进入战时状态!
他又执笔,代表公司写出全县第一份请战书,向县委、县政府呈交。
整个县城,节奏骤然提速加快!
当务之急是购物。可当时,物资奇缺,整座县城酒精、消毒液、口罩和手套等等,全部脱销。怎么办?他通过各种关系,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求购,每天都要打出多个电话。于是,防疫物资如涓涓细流,向他聚来。
疫情如火,别人必须宅居在家,而电力部门却正好相反。正是春节期间,天寒,加上今年因为环保禁止燃煤,用电量大,故障频频,电力职工需要时时巡检,遍布全县各个村落。于是,他制订出台一系列防护细则,通知到各科室、各基层站所,分包到组、落实到人……
更主要的是,除了本公司员工家属人,县指挥部还将另外4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的家住户,划归他们负责。而且,上级要求,必须最快地摸排到户,掌握每个人近期的出行轨迹和身体状况。
3,冬与夏
军人出身,对“战争”,有着特殊敏感。
情急之下,智慧爆炸。最快时间内,他组织公司相关人员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专班工作组;建立了涉鄂、发热、直接和间接接触者等分门别类的管理台账;建立了无物业管理小区的值守、消杀、登记、检测等制度,并组织业主组建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对涉鄂人员定点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的“双五包”管理排查机制……
这一系列给力措施,连创全县五个第一!
主管疫情防控工作的副县长兴奋地说,这五个创举,简直是及时雨,为全县提供了样板。
……
规划容易落实难!
每家每户,都要敲门见面,详细登记。因为小区无物业,都是陌生人,很多住户并不配合,多次敲门,只是不应。还有人冷言冷语,故意东拉西扯,错报电话号码,导致无法追踪联系。于是,他不得不详细询问,当面验证。
必须严格门禁制度,可总有人无视门卫,不登记、硬闯关。于是,他每天戴着白口罩和红袖章,亲自带队值守或巡查。那种神情,仿佛当年的岳指导员在军营查岗。
公司有一个职工,刚刚从武汉周边城市出差归来。按规定,必须居家隔离。可一家老小的生活供应怎么办?他吩咐妻子买来水果蔬菜肉蛋,频频送去。每天,他还要打两次电话,叮嘱不要出门、注意室内锻炼。
防疫物品消耗太大,时时短缺。只能通过各路关系,小批量购买。县城交通管制,对方只能用自行车、小推车、三码车送货,而且不能进入单位大门。他只能自己搬运,肩扛手提,上楼下楼,气喘吁吁,满头流汗。
每天每天,火烧眉毛,心急如焚。
北国之冬,冰天雪地,可对岳金栋来说,每一个日子,都是赤日炎炎。
岳金栋(中)与同事研究抗疫工作4,尖刀连
他的“五个创举”,大大推动着全县防疫工作。
全县以最快速度摸排出名涉鄂、发热、直接和间接接触者,其中名重点人员,必须实施隔离。
可隔离区在哪里?
县城北郊有一家废弃多年的食品加工厂,平时人迹罕至,是作为隔离区的最佳选择。但其供电和取暖设施全部损坏,若重新铺设安装,工程浩大。
1月30日傍晚,县政府向供电公司下达命令:明天下午4点前正常供电!
岳金栋当即调兵遣将,带领营销、运维等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准备物料,连夜施工。
那是一个怎样火热的夜晚啊。
岳金栋带领着多人的施工队伍,好像一支工程兵,恰似一个尖刀连。他们头戴钢盔、面捂口罩,在野外零下十多度的寒冷中,栽线杆、组装变压器、铺设高低压线路、开墙、打洞、安装照明设备……
一根根线杆竖起来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旋即又挺起身腰,直插天空,像一柱柱金箍棒;黑压压的变压器站起来了,敦敦实实,仿佛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一盘盘电线,睡眼惺忪,极不情愿地延伸开去,进入建筑物,而后变成一条条敏感的神经;一片黑暗冷酷的废弃工厂,正在快速地蜕变为一座光明之城!
有一个工人干得性起,摘下口罩。他立即走过去,喝令快快戴上。工人委屈地哭丧着脸,不得不遵命。
不少人汗流浃背,大叫渴死了、渴死了。他赶紧打电话给值班人员,飞速运来矿泉水。
第二天上午11点20分,送电成功,比时限要求整整提前5个小时!
直到此时,他才想到,一天来已经没有吃什么东西了。这时,肚子“咕噜咕噜”地吼叫起来。他拿起一瓶冰凉的矿泉水,直接灌下去……
一场漂亮攻坚战!
俨然当年尖刀连!
5,少年狂
其实,他的办公室距离自己的家,只有50米,步行只需三两分钟。
但是,这些日子里,他很少回家吃饭,屡屡夜不归宿。他太忙碌了,时时手机爆响,常常大声对话,每每深夜加班,实在影响家人休息。
于是,办公室便成了他的家。
办公室里没有床铺,只有一张沙发和一条薄被子,还有着永远干不完的工作。接电话、发通知、写汇报,做统计、搞调度、购物资,忽而着急,忽而镇静,忽而大笑,忽而暴怒。饿了,就和大家一起吃盒饭;困了,就在沙发上睡一觉。忽有电话响铃,马上鱼跃跳起,似有军情紧急。
和同志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部队岁月。
纵然苦累,万般酣畅!
他,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如此亢奋了。
但他,毕竟已经是57岁的准老年人了啊。
6,写在蓝天的笑容
2月4日夜23点,他终于忙完当日工作。
第二天,公司要召开“疫情防控再动员再部署”会议。他又连夜起草方案,直到凌晨5点。而后,小睡办公室沙发。
5日上午,是例行的小区入户摸排。他脸色蜡黄,不时地揉肚子。
“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有人问他。
“哦,肚子有些胀痛。”他并没有在意。
中午,腹痛更加厉害,直冒冷汗,但他还是值守在办公室。
防疫物资消耗太大,总是缺紧,他每天仍要打出上百个电话,找关系、说好话,频频催促,像是战场上催要弹药粮草。于是,总有小批量物资到来。于是,他常常拿起手机,看一看,兴奋地喊道:“口罩到了!”“消毒液到了!”“酒精到了!”于是,兴奋地飞跑下楼,到大门口迎接、搬运。
下午4点半,正在办公室整理防疫物资的他,突然昏倒!
医院抢救,急性重症胰腺炎!
医生说,主要是精神压力巨大、身体透支、饮食不规律所致。
2月8日上午8点57分,岳金栋停止呼吸。
一切,犹如战场。
轰轰烈烈,铿铿锵锵,慷慷慨慨,悲悲壮壮。
……
春天隆重到来,疫情全面退却。4月8日,武汉正式解禁。
一切,都在按照大自然的节奏,正常运转。街市上,依旧是忙碌的身影。田野里,早已铺满了青青翠翠,繁花似锦。太阳冉冉升起,月亮悄然西移,地球呢,永远在安详地微笑。
天行健,华夏安。
安宁的蓝天里,写满着岳金栋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年3月20日作于武汉市洪山区水神客舍房间;4月10日发表于《河北日报》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