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甜蜜的负担开始困扰中青年
TUhjnbcbe - 2024/12/14 18:42:00

医生正在为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看诊。

糖尿病已成为现代人高发的疾病之一。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这意味着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每年都会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位糖尿病患者。主任医师汪志红发现,病房里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很多不到30岁的年轻人,已经面临着和糖尿病相伴一生的命运。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邓武权则称,长期宅在家中,少出门少运动导致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人数显著上升。

医院治疗

竟然抽出“白色血”

前几日,市民周先生觉得腹痛难忍,来到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寻求治疗。医生接诊时了解到,周先生一直患有胰腺炎,身体肥胖,很少运动,于是安排周先生先抽血检验。

血抽出来后,周先生自己却吓了一跳。原来,他的血液不是普通血液的暗红色,而是呈现白色。医生告诉他,血液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颜色,是因为血液中血脂浓度太高,专业称为“脂血”,是由于严重的血脂代谢异常,加之平时没有忌口,才导致了这样的“白色血液”。

因为血脂浓度太高,周先生的血液样本无法检测出准确数据。同时,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又导致了他的血糖非常高,高血脂、高血糖已严重危及他的生命安全。“糖尿病病发原因就是胰腺出了问题,一旦胰腺炎发作,很容易诱发糖尿病患者加重糖尿病。”邓武权说,很多偏胖的年轻人都血脂代谢异常,血脂高了容易诱发胰腺炎,而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则会导致糖尿病。

缺乏锻炼和饮食不健康

16岁男孩患上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中青年甚至少年患上糖尿病的人数显著增多。”邓武权介绍。少年小刚就是其中之一。小刚今年16岁,由于缺乏锻炼和健康饮食,体重已经达到多斤,严重的肥胖导致血糖升高,让他患上了糖尿病,同时也让他的关节承受了不能承受的压力,患上了痛风和关节炎,并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

16岁的唐天天(化名),身高超过1米75,体重近斤,长得白白胖胖,就像一个“福娃”,是全家人的开心果。天天从小被奶奶带大,奶奶每天为他准备的三餐都以肉菜为主,每天晚上还要给他炖骨头汤喝。天天喜欢吃火锅,奶奶就隔三差五带他出去吃火锅。一个多月前,天天突然被查出患上了“2型糖尿病”。医生说,这与天天多年来高油高脂的饮食习惯有很大联系。

邓武权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糖的食物,要让青少年儿童保证“吃动平衡”。

生活细节不注意

瘦子也会得糖尿病

2型糖尿病并不是胖子的专利,25岁的林莉(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林莉文静清瘦,三餐健康,生活规律,“她的生活习惯完全无法让人将其与糖尿病关联起来。”

今年11月,林莉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确诊后,汪志红医生和林莉一起分析她的生活细节,才发现糖尿病的征兆早已有之,林莉这两年一直月经紊乱,经过中药西药调理都无法根治,而这就是胰岛素抵抗在作祟。

不吃甜食、不喝奶茶

就不会得糖尿病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患糖尿病,都是因为糖吃太多的原因,只要拒绝吃糖、喝奶茶等各种甜食,就可以远离糖尿病。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邓武权介绍,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障碍合并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与甜食的摄入有关系,但并不是最大的关系。“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邓武权提醒,糖尿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下降。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宋剑石亨

专家提醒

常吃火锅、小面、江湖菜

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高

重庆人热爱小面、火锅、江湖菜等美食,这些美食都富含高油高盐高糖,长期食用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产生。当一个人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会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最终发展为为2型糖尿病。加上许多年轻人在工作中常常在电脑前久坐不动,运动减少,肥胖增加,这也使其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加。

汪医生提醒,有以下特征的人群都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嗜好高糖高脂食物和碳酸饮料;久坐不动;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子女患有糖尿病;超重、肥胖或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痛风等疾病;患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月经紊乱伴多毛或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正在服用抗焦虑抑郁等药物;出生时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或者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他建议,高发人群最好定期筛查血糖,一旦发现有糖尿病可能,应及时到糖尿病专科进行诊治。为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年轻人一定要坚持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均衡饮食,告别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管住嘴迈开腿”。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宋剑石亨

专家支招

减轻“甜蜜的负担”:糖尿病健康管理这样做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该从何入手?“血糖监测需要精细化管理。”医院临床博士后刘艺文说,指尖血血糖的基本监测点为空腹、三餐前和餐后2小时,如存在夜间低血糖风险,可酌情加测睡前和夜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每3个月监测一次。

此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监测需要综合管理。每年应进行一次评估,通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肾脏超声评估糖尿病肾病,通过眼底检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应定期复查血压、血脂和尿酸。

控糖食谱什么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说,主食可选择升血糖较慢的碳水化合物,少吃粥等流质主食,适当多吃非淀粉类蔬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减少精加工谷类摄入,尽量少油少盐。“无糖食品”“0糖饮料”并非不含糖,大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且不易控制。

控糖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玉秀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保持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步走、太极拳、骑车等。存在严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的患者禁止运动,待病情稳定、专科医师评估无禁忌后,才可逐步恢复运动。

此外,患者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切勿自行盲目减药或停药。

血糖正常人群如何做好预防?

注重早期预防,控糖不“恐糖”

除了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健康管理,血糖正常人群也要注重早期预防,防止变成糖尿病前期。

专家介绍,有一个概念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叫做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有5条诊断标准,即高血压、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低、血糖异常,其中3条达标就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没有血糖异常的人如果其他4条达标,就可看成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个体,需提高警惕。”张波提醒,其实只要有1条达标,就要引起注意。

专家介绍,如果某人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己也存在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这部分人群如果已经是糖尿病前期,就要积极预防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持健康的体重、血压等指标,这样,患病的可能性就可以大幅下降。

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奶茶等含糖饮料。张波说,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诱发并加重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难以控制,持续增高,使人逐步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甚至糖尿病。

控糖不应等于“恐糖”。糖分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如果完全不摄取糖分,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脱发、产生皱纹以及情绪低落,甚至伤害到神经系统。一些人控糖过度,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走向极端会发生低血糖。甚至有的人为了变瘦拼命控制饮食,最后导致厌食症。

专家提醒,科学控糖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需要控制总能量摄入,加强身体锻炼,如此才能消耗多余脂肪,提高基础代谢率。

据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甜蜜的负担开始困扰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