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新闻热搜:男子连吃3只螃蟹诱发胰腺炎住进ICU?!
又翻了一圈网友的评论后,又发现不少螃蟹爱好者都在感到后怕…
但其实新闻里的男子是因为有消化类的病才不能过量食用螃蟹,健康的普通人可以不用慌张。
不过有些人是因病不能吃螃蟹,而有些人则是单纯挑食。
不仅不喜欢螃蟹,甚至连海产品都恨屋及乌…所以为什么有些人爱到不能的食物,另一些人却完全接受无能?这种挑食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后天养成的?
挑食这种行为,就是我们的身体在对食物表达一种不满。而这种不满,大致可以归类两大类原因。
一是先天原因。一项年发表在《化学感官》上的研究显示,人与人之间对味觉和嗅觉的差异部分是由化学感应途径中的遗传变异引起的。
也就是说,挑食这件事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基因变态了…
拿香菜举例,有多少反香菜联盟的成员,光是闻到香菜的味道就已经出现了躺在板板上的幻觉…
我们人类大约有万个嗅觉细胞,这些感受器的基因加起来又有超过九十万种不同的变种,于是也给了我们可以分别一万亿种气味的能力。
而决定着香菜究竟是调味品还是人类公敌的就是OR6A2这个嗅觉基因,它使一些人对醛性化学成分格外敏感。(这部分人对醛类成分的香水也更容易晕香)
研究显示,基因Rs位点是(C,C)或Rs位点是(A,A)的人,在吃含醛类蔬菜时(肉桂、香菜、鱼腥草)的感觉会更接近于吃肥皂…
二是后天原因。人类的味觉和嗅觉喜好还会受到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影响而改变。
我们大脑的这套奖励调节机制会将感受结果与情境中的味觉、嗅觉做因果联结。
比如,当我们吃完了某样食物后,身体发生了如呕吐,眩晕等负面体验。大脑就会自动建立这种食物和“体验”的联结。
虽然出现症状的原因可能不是食物本身的问题,但当我们再次接触这个食物的时候,身体还是会下意识拒绝。
所以这可能也是我们小时候看咖啡、苦瓜如洪水猛兽,而长大后却好像变得能够接受的原因。
什么算挑食?
其实从来没有一个标准规定,不吃青椒就算挑食,或者有3种以上不吃的就算挑食。因为A里含有的营养物质,B里可能也有,所以归根结底吃不吃A并不是那么重要。
我们对于挑食的不赞同,主要是出于对营养元素均匀摄取的考虑。
天然食物的营养成分错综复杂,而目前人类科学还没有对此完全研究明白。
比如青蒿素,就是才发现并成功提取的一个重要的植物元素。
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至少吃25种以上的建议(不包括调料)。
更多还是意在通过撒网式摄入的方法,补充那些我们身体需要,但却可能还没被发现的营养素。
尤其很多边缘性营养素的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滞后性、积累性和隐蔽性的。
比如有研究发现鱼跟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有极大关系,而“变笨”这件事又很难被察觉,所以类似这种隐蔽性很强的营养素一旦缺乏,后果就很鲨人诛心。
而这种营养元素的长期失衡,与其说更容易发生在挑食的人身上,不如说它常见在任何一类饮食不均衡的人群中。
比如靠外卖度日的打工人、只吃草的“健身人士”和部分素食者。
所以总结来说,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食物多样化,是在尚未参透人体奥秘前最科学稳妥的方法。
还是那句话,生活不是程序人也不是机器,有点小毛病小个性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喜欢吃A就不要勉强,咱们找找B来代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