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病别治了,留点钱给你母亲养老吧,别白费力气了。”“爸,都是我的错,医院检查。”
面对癌症,父子都痛苦万分。父亲深受胰腺癌的折磨,看着父亲受苦,儿子也觉得非常懊恼。在1年前,姚先生的父亲总觉得没胃口,吃不下饭,他带着父亲去小诊所看了看,说是慢性胃炎,拿了点胃药回家吃。
半年之前,姚先生的父亲又表示自己总是后背疼痛,甚至让人难以入睡,医院检查了一通,还是没发现什么问题,只是拿了一些止疼药回家。患者也表示吃了药之后确实有一些好转。
谁知道过了大约不到两个星期,姚先生父亲突发不适,医院诊断,一查就查出了胰腺癌,而且已经进入了晚期,伴随着骨转移。考虑到姚老先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年纪也大了,胰腺癌的位置难以手术切除,家属选择了化疗。
01胰腺癌一发现大多是晚期,令人害怕
数据显示,大约有8成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癌症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可能还伴随着癌症转移的迹象。在胰腺癌进入中晚期后,可能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生存率会大大降低,这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噩耗”。
受到胰腺位置隐蔽,检查难度大,容易出现漏诊错诊等因素的影响,让胰腺癌更容易被忽视,早期难以发现,一查出来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也会更大。
姚先生就是吃了这个亏。其实早在一年前,姚先生的父亲就已经出现了胰腺癌的一些早期症状,只是当时被忽视了,加上小诊所检查不到位,无法察觉异常,最终姚老先生难以承受化疗和胰腺癌带来的双重打击,不幸离世。
02从确诊到离世仅有半年,如何才能预防胰腺癌找上门?
粗略计算后发现,姚老先生从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到最终离世,虽然经历了多次化疗,控制病情发展,一共也只有半年左右。在这期间,姚医院走廊里悄悄流泪,姚老先生也曾因为胰腺癌的病痛,折磨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对健康威胁这么大的胰腺癌到底该如何预防?在这里分享4个方法。
首先胰腺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健康的饮食能保护胰腺,降低癌变风险。喜欢吃高糖、高热量饮食的人,更容易增加胰腺受伤的风险,而且对原本就存在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来说,不良饮食习惯对胰腺造成的损伤也是非常大的,尽早调整饮食。
其次,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也能降低人体出现胰腺癌的风险。有研究发现,肥胖人群身上出现胰腺癌的风险会比较高,这或许和人们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诱发慢性胰腺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能够尽早控制体重,稳定体重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还有能尽早治疗胰腺疾病,发现胰腺癌踪迹,也是预防癌症的一个方法。原本就存在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该针对自身的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这能够降低胰腺炎等发生癌变的风险,也能通过定期的疾病复查来了解胰腺健康状况,有望尽早发现胰腺癌,采取治疗。
至于发现胰腺癌的踪迹,可以从一些常见的症状着手,比如黄疸。胰腺发生癌变后,可能导致眼睛、皮肤发黄,也可能让血清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等。再比如血糖波动,毫无缘由的体重减轻,胰腺能够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但是胰腺癌产生后,可能导致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受到影响,造成突发性的血糖波动,体重大幅度下降。
当人们发现这些问题后,可以采取上腹部彩超检查,增强CT检查等项目,能够才能够多方位筛查胰腺癌,必要时可以检查内镜超声、肿瘤标志物等项目。其实从筛查胰腺癌的项目中,人们也能发现胰腺癌的隐蔽性比较强,某个项目检查结果正常,并不能说明胰腺完全健康。
最后一个预防方法是高危人群在40岁以上开始肿瘤的早期筛查。这一点和前面有共通之处。值得借鉴的是筛查的方式。区别在于存在胰腺癌家族疾病史、糖尿病史、慢性胰腺炎等疾病患者都属于胰腺癌高危人群。
对这些人来说,哪怕你没有出现身体的异常表现,也应该定期进行胰腺癌早筛,最好每年接受一次腹部CT或磁共振检查,筛查胰腺癌,以免被“癌症之王”盯上。
#民福康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