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全面了解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就是一个永不停跳的“泵”。泵出的血液给其他组织器官带来氧和营养物质,维持这个“泵”,除了心肌组织一直不停的做功,还有一个重要的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它像一个指挥官,指挥着心脏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作为一个整体,让它们不同时间的收缩与舒张,完成心脏从动脉射出血液,从静脉回流血液的任务。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正常的心脏的传导起源于窦房结,并按一定顺序经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而到达心室,从而引起心脏的一系列机械活动。只要心脏传导系统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发生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
正常人偶尔也可发生心律失常,通常在失眠、疲劳、激动、恐惧的情况下诱发,但一般随着心脏的自我调节,都能恢复正常心律,但更多见于病理性状态,包括伴随各种心脏本身疾病或非心脏疾病,一般不会危及生命。还有一种心律失常,它指挥心脏这个“泵”无法泵出血液或者泵出的血液无法满足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就会造成全身器官与组织缺血缺氧,这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这种心律失常就是恶性心律失常。
分类。恶性心律失常如果要细分,有很多种,大体分类有1、室性心律失常,因为左右心室不能有效收缩,不能射出血液或射出的血液满足不了机体基本生命活动需要。包括心室率大于次/每分钟的单行心动过速、心室率逐渐增加的室性心动过速伴或不伴血流动力学紊乱、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2、恶性窦性心律失常,窦房结作为心脏传导系统的总枢纽,不能发挥其指挥功能或指挥功能向下传递的能力减弱。包括频发窦性停搏,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非运动员白天心律小于45次/分),频发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伴频繁出现3秒的长间歇。3、恶性房性心律失常。心房失去了有效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或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包括极快的心室率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慢-快综合征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静止等。4、其他恶性心律失常。高度完全或完全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点下移,从窦性转移至房室交界区,最后变成室性自搏心律。
病因。1、器质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均可诱发。2、非心源性疾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脑血管意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释放心肌抑制因子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致病微生物对心肌细胞的损害,免疫复合物在心肌的沉积及损伤作用,严重缺血或缺氧引起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等均可引起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常。3、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均可引起心肌细胞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异常从而导致心律失常。4、医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与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及某些快速脱水药物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对实施动静脉介入性操作,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循环支持也是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5、生理心理因素。过度疲劳、熬夜失眠、长期紧张性工作等。6、物理化学因素。严重中暑、电击伤、某些有机溶剂类工业性毒物、有机磷农药、动物毒素、有毒植物均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
重点人群。以下人群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可能性大。1、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的人群为首要高危人群。2、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3、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的人群。
临床症状。恶性心律失常经常突然发生,无任何先兆。表现为:1、轻症:气促、少尿、低血压、心绞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2、中度:头昏眼花、面色苍白、近乎晕厥、黑朦。3、重度: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一般治疗。在医院以外其他场所发生时,除马上拨打以外,应该让患者绝对平卧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及空气流通,并立刻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吸氧。
预防。1、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情绪,戒烟限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2、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异常时及时就医。3、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有利于自我监测病情;教会患者家属心肺复苏,以备紧急需要时运用。4、嘱患者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