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祝贺赵维莅陈尔真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TUhjnbcbe - 2024/8/12 17:33:00
    

5月26日,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院赵维莅教授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尔真教授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项目名称:淋巴瘤关键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

项目完成人:赵维莅、陈赛娟、宋永平、王黎、张明智、许彭鹏、王朝夫、张旭东、程澍、朱伟嵘、熊杰、郑重、闫子勋、纪濛濛、李鑫

研究背景及创新成果

淋巴瘤位列全球十大高发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景式研究淋巴瘤发病机制,发现耐药新型分子标志;完善精准分子分型新体系,将分子标志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临床靶向治疗的新策略。

一、聚焦侵袭性淋巴瘤,阐析多组学致病新标志首次提出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分子分型,相关结果发表于cancercell杂志,入选年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研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新型分子诊断试剂盒,推广应用于全国家医疗单位,超过万例患者从中获益。发现调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系列新非编码rna,揭示淋巴瘤表观遗传学异常。

二、紧扣肿瘤生物学行为,发现微环境耐药新靶点针对淋巴瘤微环境的病理生理改变,寻找化疗、免疫、细胞治疗耐药的预警分子和潜在的增敏靶点。揭示组蛋白修饰异常调控微环境诱发化疗耐药新靶点,提出靶向微环境th17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新思路。率先揭示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细胞对抗原嵌合受体t细胞(car-t)耐药具有重要作用,为靶向微环境增敏car-t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三、针对致病耐药关键通路,拓展淋巴瘤靶向治疗新策略创新nktcl的抗代谢靶向治疗方案,使i/ii期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从73%提高至89%。ddgp方案使iii/iv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从45%提高至74%。首创按照自主研发的dlbcl分子分型选择靶向药物联合rchop治疗,2年总生存率从79%提高至94%。牵头完成中国首个car-t产品的注册临床研究。

该项目具有新颖性,综合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创建的侵袭性淋巴瘤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体系处于国际先进。作为国家血液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极力推动淋巴瘤专业的规范化发展。实现我国淋巴瘤从“病理分型”到“分子分型”、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中国学者在淋巴瘤临床和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

项目名称: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强化诊疗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项目完成人:陈尔真、毛恩强、费健、瞿洪平、陈影、黄洁、许志伟、赵冰、黄顺伟

研究背景及创新成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伴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重症,早期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项目团队聚焦sap重症化机制及规范诊疗与质控,逐渐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独具瑞金特色的sap个体化强化诊治策略。

一、首先在国内、外建立了sap新的病因诊断与分型的标准。根据胆道系统影像学特点,建立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与分型;总结了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出了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和“假性sap”的概念与分类。

二、深入探究sap发病及重症化机制。首次发现“胆汁外引流”可上调sap大鼠肝、肠和胰腺ho-1的表达,大剂量维生素c可通过nrf2/nqo1/h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减轻sap组织损伤进而保护脏器功能。

三、在国内、外提出并建立了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强化诊疗策略”。率先提出“控制性液体复苏策略”及复苏终点标准,并建立经结肠液体复苏策略;采用短时血液滤过阻断胰腺坏死;建立了高脂血症性sap的“五联疗法”、抗生素分级策略等八大核心策略,并形成标准流程及质控要求。

本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强化诊疗策略从重症化机制研究出发,制定临床诊疗实践规范并对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团队每年收治sap余例,救治成功率达96.7%,是我国sap最主要的救治中心之一;在全国20医院推广应用,医院帮扶建立多个“重症急性胰腺诊疗中心”,近年来共治疗近例sap,预后明显改善,救治成功率提高10-15%,为全面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转载请联系授权

素??材

科教处

摄??影?

袁宸桢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祝贺赵维莅陈尔真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