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让吴尊友英年早逝的癌王,胰腺癌目前有
TUhjnbcbe - 2024/8/11 16:34:00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http://www.jk100f.com/m/

年10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病逝世,年仅60岁。

作为知名流行病学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新冠疫情期间出席了多场新闻发布会,多次对疫情发展作出研判,为人们所熟知。除了新冠疫情外,吴尊友也是中国艾滋病防控的关键人物,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做了很多重要贡献。

随着新冠疫情退去,吴尊友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万万没想到,他再次登上热搜,竟是因为胰腺癌永远离开。据悉,吴尊友在疫情期间已确诊胰腺癌,他头发从黑变白,身体变得日渐消瘦,跟此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它的发生几率不高,但5年生存率仅有5%到10%左右,被称为“癌中之王”。“苹果之父”乔布斯、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曼、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明星沈殿霞等很多名人都因胰腺癌失去生命。

为什么胰腺癌这么“恶”?目前医学界有没有什么新防治方法呢?

胰腺癌难治的原因

据美国癌症协会显示,胰腺癌是唯一一种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接近1:1的疾病。这是由于胰腺癌细胞侵袭性强,难以早期发现,转移率高所导致的。

例如胰腺癌分类中的“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病死率高达95%~98%。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从诊断到死亡的生存期通常只有7~9个月;即使是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生存期也不过15~19个月,5年生存率仅5%。也就是说95%左右的患者从确诊到去世只有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5年的微乎其微。

胰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外形狭长,位于上腹区腹膜后,横跨第1~2腰椎间,可分头、颈、体和尾四部。头、颈部在腹中线右侧,居于十二指肠弯内。体、尾则在腹中线左侧,毗邻胃大弯、脾门和左肾门。

由于解剖位置特殊,位置非常“隐蔽”,与其他消化道器官接近,导致很多早期症状都会被当成消化道疾病来处理。

而且,在胰腺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就可以直接侵入胰腺周围组织或通过淋巴或血管转移到相邻和远处的器官,因此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它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都不敏感,也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另外,胰腺位置太深,不容易开刀,并且有着丰富的血管,所以手术不容易清除干净,为日后的复发和转移埋下伏笔。

早期诊断胰腺癌的新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团队一直致力于胰腺癌的各种临床研究,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在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胰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需通过检测特定的血清学标志物以提前筛查和诊断胰腺癌。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A19-9是最常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标志物。但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病也会出现CA19-9升高的情况,所以不能作为胰腺癌的唯一诊断标准。CA19-9在胰腺癌中最大的作用是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及放化疗的疗效。

新研究发现,唾液酸化糖类抗原CA作为一种新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可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中作为补充手段发挥重要作用。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可对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进展、转移和发生起作用。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升高时可能促进肿瘤的进展和发生。

检测LPA、ATX及CA19-9、CA水平,能大大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

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学中迅速发展,有助于通过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胰腺癌。通过综合分析血清学标志物、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高危因素等,已建立一套早期筛选、诊断流程或评分系统,也有助于提高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胰腺癌的治疗进展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多是晚期,导致患者的整体预后不佳;同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易抗药性使胰腺癌的治疗困难重重。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性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但超过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在胰腺癌手术前进行抗肿瘤治疗即术前新辅助治疗,可以使胰腺肿瘤降期降级,缩小肿瘤,进一步提高手术根治性。

在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中,放、化疗结合是首选治疗方案。传统全身放疗不良反应较大,目前倾向使用辐射剂量低、不良反应小、局部控制率高的局部精准放疗。其中,碘-粒子植入是一种近距离放疗方式,可有效在局部对胰腺癌进行持续射线照射,杀伤肿瘤细胞,比单纯化疗可提高24%有效率。

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也在不断探索中,有团队将胰腺癌细胞与人体一种叫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融合,成功诱导出了针对胰腺癌细胞有效的免疫反应,有望成为治疗胰腺癌的新方法。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胰腺癌?

尽管防治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胰腺癌的特殊性,各种方法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效果。而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危及人体健康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避开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就可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1、不良嗜好。主要指吸烟、饮酒等,尤其是吸烟数量及时间与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是目前明确的独立的致癌因素。

2、不良饮食习惯。指长期进食高热量的食物、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以及过度饮用咖啡、浓茶等。

3、糖尿病。胰腺癌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中较常见,应引起重视并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4、超重或者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35的人容易患胰腺癌,应尽可能保持身体质量指数在18.5~23.9的正常范围内。

5、慢性胰腺炎。大量饮酒和长期吸烟的人容易患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更容易发展为胰腺癌。

6、胰腺癌家族遗传史。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在50岁以前患胰腺癌的,自己患胰腺癌的概率会大幅增加,要特别重视定期体检。

7、职业以及环境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或者经常熬夜等,或者从事烟、酒、药物等制造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注意癌症的早期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异常情况,如出现以下异常情况,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2.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体重不断减轻。

3.出现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4.出现大便习惯及性状的改变,或大便带血。

5.出现无痛性血尿,且排尿不畅。

6.身体出现哽咽、疼痛等异常感觉。

7.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除以上情况,规范的防癌体检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癌症。在防癌体检时,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并且一定要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检查。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吴尊友英年早逝的癌王,胰腺癌目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