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注胆囊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TUhjnbcbe - 2024/6/30 17:09:00

每年9月1日是胆囊健康日。今年胆囊健康日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胆囊向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胆囊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胆囊虽小,但功能不少。胆囊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并浓缩起来,在人们进食后排出浓缩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分泌黏液,保护胆道黏膜,维持胆道内环境平衡。胆囊还可调节胆道内部压力,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免疫防御。胆囊疾病都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胆囊疾病?9月1日,记者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张煜。

张煜介绍,常见的胆囊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和胆囊癌等。最常见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的发生原因包括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胆囊癌的发生原因,和胆囊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胆囊炎的反复发作、胆囊息肉或者腺瘤恶变有关。

胆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结石,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没有症状,约20%的患者出现右上腹隐痛,同时伴有腹胀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胃病”,另有少数患者出现胆绞痛。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分别会引起胆囊炎和胆管炎。胆囊结石也有可能排到胆管里变成胆管结石引发胆管炎。胆囊炎急性发作会引起剧烈的胆绞痛,而胆管炎发作,除了腹痛之外,还会出现寒战发热、皮肤黄染等症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有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另外,比较严重的胆囊炎或胆管炎都有可能引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此外,无症状胆囊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胆囊,也有诱发胆囊癌变的风险。统计显示,80%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均患有胆囊结石。

“比较轻微的胆囊炎,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和胃痛很像,有时候确实容易混淆。我们遇到过患者把胆囊炎按照胃病治了好几年才确诊的情况。”张煜说,“和胃痛相比,结石性胆囊炎有一些不同特点。多数在饱餐或者脂餐后出现,夜间常见,以上腹部和右上腹痛为主,呈阵发性绞痛,有时会向右肩背部放射,有时还有饱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在鉴别困难时,做肝胆B超有助于确诊。”

“不吃早餐是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之一。”张煜告诉记者,吃饭不规律,不吃早餐,经常吃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等人群多发胆囊结石。多次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物、绝经后用雌激素类药物的女性患者也会多发此类疾病。人们肥胖时,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过多,会导致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活动减少的情况下,腹壁松弛、内脏下垂、胆囊肌张力减退,致胆汁逐渐淤积、沉积而形成结石。另外,患有胆道寄生虫病,胆囊及胆道感染,患有糖尿病、肾炎、溶血性疾病以及长期精神紧张、抑郁,有家族史等人群,也易发此类疾病。

“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推荐实施胆囊切除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是首选的手术方式。”张煜说。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是否应行手术治疗目前尚存争议。由于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即使患者没有症状,从长期来看也有手术指征。对于暂不接受手术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密切随访。如出现临床症状或危险因素时,应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

张煜建议,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个器官,对胆囊健康的保护,主要应注意生活和饮食习惯,要饮食规律,按时吃饭,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注意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如果存在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或者有胆囊疾病家族史者,医院检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记者张家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胆囊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