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病例分享一例犬两种血液寄生虫混合感染继发
TUhjnbcbe - 2024/5/18 16:52:00

犬贫血病因复杂,医院收治一例以重度贫血为主要症状的患犬,经检查,核酸检验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犬嗜血支原体感染同时继发免疫介导性溶血(IMHA)。经特异性药物治疗对症消炎及加强营养补血治疗,痊愈出院。

简介:张思文,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国家执业兽医师,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专科百强,现任青岛医院主治医生。专长:犬猫内科、肿瘤、血液血学、细胞学和影像学。

01

动物基本信息

品种:贵宾犬,年纪:8岁,性别:雌性已绝育,体重:4kg,定期免疫,未驱虫。

02

主观信息

患犬2天前开始出现发热、食欲下降、走路不稳等症状。近期有旅游史。

03

客观信息

体温40.6℃,可视粘膜苍白,精神沉郁,触诊体表淋巴结未见异常,腹部触诊未见异常。

04

鉴别诊断

血液寄生虫感染(巴贝斯、肝簇虫、立克次体、嗜血支原体等)、肝脏疾病、肾病、胰腺炎、中暑、肿瘤、中毒等。

05

实验室检查

5.1血常规结果显示RBC、HGB和HCT下降,RDW升高,提示贫血。PLT下降,提示血小板减少。5.2血涂片镜检下可见吉氏巴贝斯虫,提示吉氏巴贝斯虫感染。5.3自体凝集试验结果阳性。5.4生化检查ALKP升高(U/L)5.5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6C反应蛋白检测CRP显著升高(63.53mg/L)5.7PCR核酸检查犬贫血病原体核酸6联检:吉氏巴贝斯虫阳性(+)(Ct27.76)犬嗜血支原体阳性(+)(Ct35.33)其余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06

诊断结果

犬吉氏巴贝斯虫、犬嗜血支原体混合感染同时继发免疫介导性溶血引起的严重贫血。

07

治疗

对因治疗:

吉氏巴贝斯虫:阿托伐醌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

犬嗜血支原体:多西环素

对症治疗:

泼尼松龙进行IMHA的控制

一个月后患犬复发巴贝斯虫,改用克林霉素、多西环素、甲硝唑联合用药,控制良好。

08

总结

吉巴贝斯虫是寄生于宿主红细胞内的原虫,目前国内主要的巴贝斯虫为犬巴贝斯虫与吉氏巴贝斯虫,主要通过传播媒介蜱虫叮咬进行间接传播。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感染后,潜伏期从数天到数周不等。病原体在红细胞内进行胞内复制,引发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性贫血,从而导致再生性贫血,并且根据菌株的不同,可导致中度贫血或伴有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血症和黄疸的显著贫血。此外,继发性并发症,如肾、肝、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障碍,可由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症非常常见,是继发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或DIC的结果。也可能发展为二级IMHA。由于生物体在血液涂片中是变异的或罕见的,因此核酸检测是最敏感、最特异的手段。因虫体无法从机体内彻底清除,注意提醒主人该病无法根治,要随时保持警惕,定期复查。嗜血型支原体(haemoplasma),曾称为“血巴尔通体和附红细胞体”,是能够寄生在多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中的一种无细胞壁的小型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多形性,可能呈杆状、球形或环状,单个或聚集成链分布于红细胞表面。目前犬嗜血型支原体的传播途径仍未明确,很可能与吸血节肢动物相关,如棕色狗蜱。此外,蠕形螨、打架、咬伤以及输血等也可能是其传播的途径。嗜血型支原体进入血液后,会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可能通过产生自由基、分泌支原体酶、消耗宿主的营养物质或生物合成前体或引发免疫紊乱使宿主产生自身抗体等机制引起宿主红细胞的损伤,引起溶血性贫血以及慢性疾病。由于嗜血型支原体目前无法进行体外培养且抗血清较难获得,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血涂片细胞学检查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诊断。PCR检测不但快速敏感,而且可以区分感染的嗜血型支原体的类型,是目前诊断嗜血型支原体感染可靠的方法之一。嗜血型支原体对免疫功能正常的犬一般无致病性,但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犬死亡。四环素,土霉素或强力霉素能够有效治疗嗜血型支原体感染,预后取决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疾病的水平。通常预后良好,但可能无法彻底清除嗜血型支原体,患犬可能在临床症状消退后成为支原体的慢性携带者。

多种病原可导致犬贫血,核酸多联检测,对临床精准高效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蜱虫##核酸检测##贫血##犬##狗狗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一例犬两种血液寄生虫混合感染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