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在我国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不低。
WHO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年胰腺癌的新发数为12万,死亡人数为12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它的生存率最低、死亡率最高。
也因此,胰腺癌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
一、从确诊到死亡,仅仅2个月
胰腺癌到底有多可怕?
不久前,视频博主“正经法律Max”分享了父亲的抗癌经历,从胰腺癌确诊到去世仅仅2个月,他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让大众警惕胰腺癌这种凶险的疾病。
图源:博主
正经法律Max去年年初,Max的父亲开始感觉到胃不舒服,没有食欲,不过父亲没有太过在意,因为这是很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
但事情没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一段时间后,父亲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连饭都吃不下,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后,被确诊为胰腺癌(肝转移可能)。
看到诊断书上“胰腺癌”几个字,Max感觉世界在旋转,思绪一片空白。
医生告诉Max,如果不尽快治疗,父亲可能只剩下2个月的时间。但Max不死心,他带着父亲四处求医,然而由于发现得太晚,父亲已经无法手术,再加上晚期胰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最后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靶向治疗。
令人惋惜的是,在寻医的过程中,病魔并没有停下侵袭的脚步,父亲的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在疾病的后期,父亲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出现腹水、胃出血、心肌梗塞等多种并发症。
最终确诊不到2个月的时间,Max的父亲就去世了。
二、胰腺癌,为何“九死一生”?
上海交通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理伟表示,胰腺癌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发病率逐年增高、术后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是指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和药物有效率低。
胰腺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原因之一是早期胰腺癌的症状不明显,很难让人察觉,等到出现明显的消瘦、*疸、疼痛症状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原因之二,是胰腺的位置在后腹膜腔,被胃和横截层遮盖,B超很难检查到,容易漏诊。
不过,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这么发达,为什么还“治不了”胰腺癌呢?
目前,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都是热门疗法,但它们对胰腺癌却“无可奈何”。
免疫治疗的机制是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让免疫细胞能够杀死癌细胞。正常情况下,癌症出现的基因突变越多,就越适合使用免疫治疗。
然而,胰腺癌却是免疫细胞的沙漠。
靶向药的作用机制是针对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有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目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副作用低,治疗效果好。但遗憾的是,胰腺癌缺少重要的突变,没有合适的靶标,靶向治疗效果也不如人意。
所以目前来说,胰腺癌要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是关键。
三、别把“胰腺癌”当成“普通胃病”
早期胰腺癌的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病,误诊率高。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大量消化酶和碱性液体,用于促进食物的消化,一旦胰腺出现问题,容易感到上腹部不适。而胰腺与胃相邻,胰腺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使胰腺的包膜绷紧,产生疼痛,症状与胃部胀痛相似,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病。
那胰腺癌发生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症状呢?
1、消化道不适
具体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变差等。胰腺癌和胃病都会引起上腹痛,但胃病在服用胃药后可以缓解,胰腺癌则不行,并且症状呈持续性。
2、消瘦、乏力
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可以达到10公斤以上,浑身乏力,提不起劲,胃病则不会。
3、血糖突然出现波动
胰腺有问题,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突然升高。
4、*疸
90%的胰腺癌患者会出现*疸,具体表现为眼睛、皮肤、尿液发*,通常发生在腹痛发生后3个月左右,胃病则不会引起*疸。
延伸:7类人群,尽早做胰腺检查
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来说,可以尽早采取预防措施。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7类人:
有胰腺癌家族史、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上腹部异性不适症状;
有慢性胰腺炎;
突发糖尿病,尤其是不典型糖尿病;
生活习惯不良,长期吸烟、饮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有胰腺癌癌前病变的人;
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
高危人群预防胰腺癌的关键在于早筛,目前薄层、增强、多期CT扫描是胰腺癌的主要筛查手段。
另外,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饮食上要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胰腺负担。
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熬夜,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尽管胰腺癌是恶性肿瘤中的“顽固分子”,但不代表我们无计可施,只要提高警惕,及时掌握身体健康状况,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更多的生存希望。
参考资料:
[1]中国胰腺疾病大数据:胰腺癌诊治三高三低晚期患者六成为男性.中国生物技术网.-09-05
[2]永远不要对“胃痛”置之不理,“癌中之王”最容易伪装成胃病!.人卫健康.-09-10
[3]多名演员因这种癌症去世!“胰腺生机”到底如何获得?一文掌握!.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10-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