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量、重量
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一些优秀女性用行动生动诠释了“聪慧时尚、自信坚韧、创新进取”的上海女性时代精神,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志,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我**员、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就是其中之一。在近日公布的-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名单中,王瑞兰就榜上有名。
南昌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王瑞兰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成为澳大利亚Flinders医学中心、美国Toledo大学医学中心、美国NYP医学中心的访问学者,从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与基础研究。在从事危重病医学工作的30多年里,她坦言,每一日都能感受到肩上不轻的份量,那是生命的重量。
逆行,为能迎面看见治愈的笑容
医生之美,是由内而外的。王瑞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她在患者们的心目中,是随时上阵、不分昼夜的救治者;她在同事们的眼里,是举重若轻、妙手仁心的同行者。
她曾说,最大的安慰,是自己救治成功的患者笑了。为了能看到更多的笑容,她在年初主动请缨,义无反顾踏上了驰援湖北的逆行征程。这位沪上重症医学领域专医院后,根据统一部署,被分入了ICU(重症监护室)医疗组。王瑞兰小组共有12名成员,她担任副组长。
“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一刻准时从酒店出发,八点正式上班。进入病房后开始查房,挨个了解病情变化情况……”ICU是战场中的战场,忙是必然的,可说起自己当时每天的工作,电话那头,王瑞兰的声音十分镇定。危重病房的人数会不断变化,患者的病情变化往往难以预料,王瑞兰经常要超时工作,一早查房,王瑞兰会带领监护室医生查看每一位患者,确定诊疗方案,梳理各类医嘱,查体,床边B超,呼吸机参数设置。常常在病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ICU中没有椅子,必须站着工作。“我们也不敢坐,怕把防护服弄坏了。”王瑞兰回忆起在武汉的日子,更多的不是累,而是坚守着希望的信念。
在武汉三院,医院急诊危重病科护士沈燕与王瑞兰并肩作战,她这样评价王瑞兰:“王主任将在上海事事亲力亲为的习惯带来了武汉,不愿放过一个细节,也将越来越多的‘上海经验’融入了武汉病房。”
有一次,在医院设施仍不是很完善的条件下,王瑞兰决定为一位氧饱和度始终低下的患者施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吸痰、固定管路、皮肤保护……物品及患者准备完毕后,在王瑞兰的指挥下,三位医生加三位护士,妥妥地把患者翻到了俯卧位通气的体位,当看到氧饱和度那一栏出现95的数字时,大家相视而笑,完全忘却了厚重防护服里已全部湿透的衣衫。在没有呼吸机的情况下,针对一些清醒可以配合治疗的患者在进病房的第二天就给这些患者开展俯卧位治疗,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这是她第一次给清醒低氧患者开展俯卧位治疗,把创新理念带入新冠肺炎救治。
属于武汉的记忆,显然会记一辈子!
白大褂,承载着生命的嘱托大褂承载生命的嘱托
年初,第二届中国最美女医师颁奖典礼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最终共有20人当选“最美女医师”,王瑞兰亦获此殊荣。最美女医师的美,不在于哪个侧面,而在于治病救人的每一帧瞬间!
从医30多年,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时间,王瑞兰几乎都披着白大褂,穿梭于一间又一间病房,流连于一张又一张病床。她执着的将青春和爱心献给了她珍爱的医疗事业,可以说那就是她不可言说也无需言表的初心不渝。
由于面对的多是重症患者,王瑞兰总是一接到急救电话就立即投入到救治赛跑中去。她神经时刻紧绷着,因为她明白,在她手上流走的每一秒都可能是和死神在赛跑,她会疲惫,但她不能懈怠。每日都在重复着守候,守候在病床边仔细观察患者的细微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每一步重要的医疗方案,直到患者康复出院;每日都在抢时间,争分夺秒的抢救,精准的判断,果断的救治,王瑞兰在,大家就心定。
王瑞兰潜心开拓危重病抢救技术,大胆创新、精益求精。从年救治上海市首例H1N1甲型流感重症患者以来,救治病*性重症肺炎的成功率高达83%;另外,针对多脏器功能障碍,她率队开展了国际领先的ECMO、CRRT、肝脏替代的集束化治疗,挽救了大量的严重多发伤、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爆发性心肌炎、脓*症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临床工作繁重,没有阻碍王瑞兰求知的欲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多年来,她给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的本科、硕士生及博士生授课与教带,她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临床及科研骨干。她不仅认真备课、耐心讲解,还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实地操作中掌握到了实用的本领。
在王瑞兰看来,带教学生,是传道,是授业,更是一种全方位的“人生解惑”。王瑞兰一方面在工作业务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又在生活及各方面给学生提供帮助。她悉心关怀学生的生活及思想状态,她把自己丰富人生阅历中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年轻人,业余时间,王瑞兰还常常邀请学生们到她的家中作客,亲手“下厨”,犒劳学生们的“胃”,她时常与学生们促膝长谈,也经常为他们纾解困惑,对她而言,亦师亦友是最快乐的相处方式。
人生的高光,是坚守初心
多年来,王瑞兰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及上海市最美女医师、市卫生计生系统三八红旗手、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虹口区杰出人才等称号。对王瑞兰而言,荣誉的获得从来不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她比很多人都幸福,因为她能将汗水尽情挥洒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她的每一步努力,每一次尝试,每一份探究,都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她一直在一条医疗的赛道上奔跑,同行者中的每一位都值得被点赞!
身医院发展中心委员会副主委的王瑞兰,在本职工作极其繁重的同时,还肩负着很多细致琐碎的*务工作。从组织*员学习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到关心和了解支部*员的思想生活动态等,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年7月,在农工*上海市委开展中国共产**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指导下,王瑞兰带领支部*员参观了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和农工*一干会址,组织学习《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以及农工**史等,恰逢中国农工民主*成立90周年,王瑞兰坦言,学习*史,是为了守住初心,坚守信念,是为了展望未来!
今年3月,上海统一战线医疗专家组赴云南曲靖会泽县开展医疗健康帮扶活动,王瑞兰专医院就“推进学科发展和如何做好科主任”进行了专题讲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瑞兰在专业领域从不藏私,在她看来,在治病救人的医疗行业,若是再藏着掖着,那么把患者的福祉置于何处?我们期待所有医者都同心同行,都互促互进,这才是患者的福音,国之大幸。
年8月9日是农工*的90岁生日,在农工*中央召开的农工*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王瑞兰获得“优秀*员”称号,上海仅有7位*员获此殊荣。今年适逢中国共产*百年华诞,对于王瑞兰而言,农工**员的身份不失为一种鞭策,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身上的责任,她推动的是一个支部乃至委员会的工作,担负的是民主*派的使命,哪怕是颗螺丝钉,也要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原标题:《王瑞兰:肩上的份量,那是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