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值班时遇到了一位27岁的胖姑娘,她进门就说自己“胃痛”了两天,疼痛持续不断,还伴有腰酸的症状。然而,她真的是胃痛吗?肚子痛,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消化科问题,往往让医生们头疼不已。因为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可能稍作休息就能缓解,但也有一种疼痛,会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为急性胰腺炎的疼痛是如此剧烈,让人痛不欲生,同时还会伴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和饮水,只能“画饼充饥”。这种疼痛与胃痛相似,但后果却大相径庭。急性胰腺炎如果误诊或延误治疗,其死亡率高达36%-50%,足以致命。因此,正确区分这两种疼痛,对于患者的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这是怎样的一种痛?
它来得迅猛,突然降临,起始于肚脐上方。不同于胃痛和胆囊痛的一阵一阵的间歇性,这种疼痛却是持续不断的。它还伴随着腰背的牵扯性疼痛,这是胆囊痛所具有的特征,而胃痛则通常不会引发这样的放射痛。更令人难受的是,恶心呕吐的症状接踵而至,然而即便呕吐过后,疼痛依旧,并未得到缓解。这与胃痛和胆囊痛在呕吐后的舒缓感形成鲜明对比。那位前来就医的姑娘所经历的疼痛,正是胰腺炎的典型症状。若你也感受到类似的疼痛,切勿耽搁,医院诊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胰腺炎的病情变化关键在于72小时内的及时干预。因此,务必警惕,准确辨别上腹痛的原因,以免误诊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胰腺炎?
胰腺炎的症状来势汹汹,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否患上这种疾病呢?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持续性肚子痛,伴有腰背痛,这是胰腺炎的典型疼痛表现。血液检查显示血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三倍(通常最高值为35,医院而异)。腹部CT扫描显示胰腺渗出,即胰腺肿胀。
若以上三点中符合两点,则很可能已患上胰腺炎。例如,那位姑娘的血液检查显示血淀粉酶高达U/L,同时腹部CT显示胰腺有渗出,这三大症状全部符合,最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需要注意的是,血淀粉酶水平并非诊断胰腺炎的唯一标准。在诊断过程中,还需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此外,血淀粉酶的水平也会随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及时就医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至关重要。
#病因探秘:胰腺炎如何而来?
一旦罹患胰腺炎,除了积极治疗,探寻病因同样重要,这有助于预防复发。以下是胰腺炎的常见病因:
胆石症:这是我国胰腺炎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由于胆管与胰管紧密相邻,胆管内的结石容易阻塞胰管出口,从而引发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血症:当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达到或超过3mmol/L时,血液会呈现乳糜状,这大大增加了患胰腺炎的风险,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
酒精摄入: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它能够直接或间接损害胰腺,导致炎症反应,且发病时症状往往较为严重。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较少见的病因。总体来看,胰腺炎的发病多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时刻警惕胰腺炎的风险。
4总结
并非所有上腹痛都是“胃痛”,胰腺炎同样可能。若疼痛持续、伴随腰背痛或呕吐后仍不缓解,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和CT扫描通常能明确诊断。除了胆石症,过量饮食也是导致胰腺炎的常见原因,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