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8u0001月u0001 [复制链接]

1#

肉质鲜嫩,蟹肥膏红

8月“第一鲜”来了

8月初

黄海和东海部分海域开渔后

透骨新鲜的梭子蟹一上岸

就稳坐“C位”,成为“明星产品”

被采购商们抢购一空

运往全国各地,“上新”至菜单

暂养池里

七八两重的梭子蟹

肉多而肥,鲜甜而美

这个秋日“顶流”

可以从八月开始吃到十月结束

(教你挑梭子蟹)

▼▼▼

第一步,掂重量,通常来说,越重的就越肥。

第二步,看蟹壳和蟹腹,通常蟹壳颜色越深,蟹腹的纹路越深且有细小的麻点,这只蟹就越肥。

第三步,看肚脐,肚脐圆圆的是母蟹,肚脐尖尖的则是公蟹,肚脐颜色越黑,母蟹越肥(公的肚脐都是白色)。

最后,捏蟹的中腿,蟹腿越硬的,就越熟越肥美。

梭子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以及较多的钙、磷、铁、维生素等,深受众食客的喜爱。

不过梭子蟹的蟹黄胆固醇含量高,一次性大量摄入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

大快朵颐之前

先来瞧瞧这些前车之鉴

▼▼▼

?60岁的老王

老王原本就有糖尿病、冠心病,在吃了三只呛蟹后出现腹痛、呕吐的症状,医院,经诊断为重症胰腺炎。在ICU住了半个多月才终于转危为安。

?28岁的小刘

梭子蟹刚上市,小刘买了5只回家清蒸。然后一口蟹肉一口冰啤酒……没过多久,小刘肚子越来越痛,送医后医生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急诊对症处理后,小刘被转送到消化内科病房继续治疗,一周左右出院。

营养师表示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

一餐食用不要超过2只比较合适

最多不要超过3只

梭子蟹死了能吃吗?

吃不完可以隔夜吃吗?

吃蟹的“健康搭子”是什么?

······

还有这些要先了解

▼▼▼

01.

梭子蟹死了能吃吗?

梭子蟹死后,体内的寄生细菌会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梭子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织胺越多,毒性越大。

这时,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面颊潮红、心跳加速等不适。

为此,买回家的活梭子蟹,尽快烹饪。

02.

隔夜的梭子蟹还能吃吗?

最好还是现吃现蒸。

吃不完的熟蟹,可以装入干净的密闭容器里,放进冰箱熟食区域内冷藏保存,且应尽快食用。同时,吃时一定要重新加热。

整只熟蟹在冷藏室里最多存放1~2天。因为蟹肠等内脏器官极易滋生细菌,久存食用会带来安全隐患。

03.

梭子蟹的四个部位不能吃

吃梭子蟹时必须祛除蟹胃、蟹肠、蟹心、蟹腮。

这些部位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且无食用价值,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04.

蒸梭子蟹一般要蒸多久?

蒸螃蟹可以保持蟹体的完整,使其色泽红润明亮,同时,还减少了螃蟹胃肠内容物对蟹肉的污染。

在蒸之前要将螃蟹洗净,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蒸20分钟。

05.

梭子蟹搭配什么吃更好?

蟹虽鲜美,本性属寒,多食容易伤及肠胃。食用梭子蟹需搭配暖胃之物,如生姜、食醋。

生姜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调味外,还可以杀菌,破坏蟹中的组胺。

而且生姜和食醋是调味品,吃蟹时蘸上姜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鲜美。

06.

七类人吃蟹千万要注意

婴幼儿:梭子蟹虽然高蛋白,营养丰富,但婴幼儿不宜吃蟹,因为小孩子肝肾功能不强,高蛋白会加重孩子肝、肾负担。

三高人群:蟹黄胆固醇含量偏高,多食容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高危人群应慎吃。

肠胃不好的人:梭子蟹本性属寒,慢性腹泻以及胃肠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吃,否则极易引起腹泻。

体质虚弱的人:容易手脚冰凉、体质虚寒的女性以及孕妇,也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胆囊炎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

感冒发烧的人: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病情加重。

过敏体质的人:如果是过敏体质,吃蟹后就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咳嗽、哮喘等,甚至会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编辑

任君飞责编

张秀丽

审核发布

李楠楠

综合来源

浙江新闻浙江大健康无锡疾控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