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饮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李维勤u0001u000 [复制链接]

1#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宋箐通讯员方丹东)医院(简称“东总”)重症医学中心,作为全国最大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诊医疗中心,始终站在胰腺炎诊疗探索的最前沿。

东总重症医学科主任、重症胰腺炎中心主任李维勤教授,作为全球重症胰腺炎领域论文最多的作者,其和团队的每一步探索,都深深吸引着业界的目光。

年,李维勤教授及其团队又在如何布局与深耕?在“第十一届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暨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委会年会”期间,《医师报》特别专访了李维勤教授,请他分享了团队近一年的探索与成果。

做转诊平台、做联盟:规范急性胰腺炎诊疗

“东总重症胰腺炎中心规模再扩容,团队成员飞速成长。”年年初至今,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李维勤教授透露,目前,医院重症医学科共辖3个病区,床位总数达到70张。新增设的第3病区为接纳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急性胰腺炎转诊病例提供了有力保障。年以来,科室已接收全国转诊的多例重症胰腺炎患者。

团队中的各级医师们在各自的领域迅速成长,各有特点、各有绝技,齐心协力推动学科不断壮大。其中,多位医师已晋升为硕士或博士生导师,更有两名优秀医师入选江苏省“杰青”。

“恩师黎介寿院士临终前交给我一个任务,我还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做转诊平台、做联盟,规范胰腺炎诊疗,从而进一步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秉承这一使命,年11月,第十届重症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上,由医院牵头的急性胰腺炎诊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成立一年来,已吸引医院加入,其中不乏众多高水平的医疗团队,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进一步推动工作。”李维勤教授分享道,“得益于5G技术的强力支持,联盟内部已完全打通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疑难病例深入讨论及技术培训等关键环节,极大地促进了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远程大查房是联盟的特色精品活动之一,每两周一次的周五早晨7:30至8:30,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疑难及危重病例进行详尽查房与深入讨论,并通过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平均每场累计观看人次超1万,广受各级医师欢迎。

“我们计划将大查房项目持续进行下去,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联盟内医师的诊疗水平,更能让查房的患者直接受益。”李维勤教授强调。

此外,在医师培训领域,医院同样牵头开展了不少工作。“我们利用网络平台举办了多期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治的专题训练营,并在年底组织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专题研讨会。”李维勤教授介绍。同时,联盟各分中心也在积极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分享宝贵的临床经验,共同制定诊疗规范,相较于传统学会组织更“接地气”。

做更好的研究:研究小组+联盟相辅相成

“做更好的研究,让更多人获益。”早在6年前,李维勤教授团队便开始积极运营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小组(CCCNCTG)和中国重症营养临床研究小组(CAPCTG)。依托这两个研究平台,团队目前累计作为PI或者CO-PI牵头前瞻性全国多中心研究二十余项,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

年5月,李维勤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一项比较平衡盐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氯离子和肾脏不良事件影响的临床试验——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CLEVER-AP)”在《外科学年鉴》期刊发表,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使用平衡盐优于生理盐水。

李维勤教授还透露,“持续器官功能衰竭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坏死物积聚处理方案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TIMING)”已进入投稿阶段。团队对此充满期待,希望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此外,年研究小组还启动了“早期血浆置换对伴有器官功能衰竭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一项对中心、实效性、随机对照实验”(PERFORM-R)研究、“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营养模式与ICU后综合征: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纵向队列研究(ACTION-MV)”等一系列研究项目。

“我们很高兴看到,一些联盟成员也加入了我们的研究小组。”李维勤教授表示,研究小组与联盟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提升。联盟能够收集并汇总各中心的诊疗数据,推动重症胰腺炎的诊疗从临床走向科研、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从国内走向世界。

“研究成果的涌现,让联盟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真正能够帮助同行们前行的平台。”李维勤教授感慨地说。依托联盟的力量,多中心研究能够纳入更多的患者,使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和可及。同时,通过集思广益,团队能够完成一些常规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介绍团队研究的核心方向时,李维勤教授指出,他和团队正在积极推进四大关键领域的研究工作。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疗是他们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