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鲜蟹上市与健康风险提示
一大批鲜嫩的梭子蟹纷纷上市,令人垂涎欲滴。然而,特别提醒大家,尽管梭子蟹美味无比,但食用时仍需适量,以免因过量食用而付出沉重的健康代价。
▍过量食用的危害
“在急诊科工作的三十年里,我每年都会见到许多因过量食用螃蟹而突发疾病的患者。”浙中医大二院(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冰之强调,这些患者最常出现的问题包括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等。
去年梭子蟹上市初期,急诊科就接诊了一位28岁的小伙子小刘。他因过量食用清蒸梭子蟹后,肚子疼痛难忍,不得不紧急送医。小刘是个美食爱好者,总是渴望尝试最新鲜的食材。由于他一次性食用了5只梭子蟹,且搭配冰啤酒,导致消化不良,引发了急性胃肠炎。
在此提醒大家,尽管梭子蟹美味诱人,但食用时务必适量,以免因过量食用而损害健康。
“经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血清淀粉酶显著升高以及CT扫描显示的胰腺水肿情况,我们确诊小刘所患为急性胰腺炎。”医生介绍道。幸运的是,他的病情并不严重,经过急诊的及时处理后,小刘被转入消化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并在大约一周后顺利出院。
▍特定人群的警觉
医生特别提醒,对于那些存在基础疾病,如肥胖、血脂异常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短时间内大量食用螃蟹可能诱发严重疾病,比如重症高血脂症胰腺炎,其死亡率高达15%-30%。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量,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60多岁的老王就没有小刘那么幸运了。他本来就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在吃了三只螃蟹后,突然出现腹痛和呕吐的症状,医院。经过诊断,老王患上了重症胰腺炎,不得不在ICU中度过半个多月的危险期。这次经历给老王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医生提醒大家,如果食用螃蟹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出现皮肤潮红、手足心皮肤痒、全身风团样皮疹、憋气、喘息等过敏反应,医院就诊。此外,一般人每餐食用螃蟹不宜超过3只。虽然螃蟹富含蛋白质,但蟹黄的胆固醇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食用时需适量。同时,避免在吃螃蟹时饮用啤酒或其他高嘌呤饮料,因为这样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对健康不利。冰镇的啤酒或饮料还可能加重胃寒的症状。
02吃蟹健康指南
▍饮食搭配须知
尿酸过多会在关节或软组织中沉积,引发痛风这种令人痛苦不堪的疾病。对于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如何在享受螃蟹美食的同时又确保健康呢?医生特别整理了一张关于吃蟹的指南,供大家参考。
禁忌人群: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或对螃蟹过敏者。
适量为宜:对于冠心病、慢性腹泻、体质虚寒、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患者,以及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婴幼儿,食用螃蟹时需适量。
避免食用蟹黄:对于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以及孕妇来说,最好避免食用蟹黄。
在享受海鲜美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
1、服用抗过敏药物时不宜食用海鲜
医生指出,目前常用的抗过敏药大多属于抗组胺类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是针对过敏反应中的组胺成分。然而,高蛋白海鲜如鱼、虾、蟹等含有丰富的组氨酸,这些组氨酸在人体内的组氨酸脱羧酶作用下会转化为大量组胺。因此,若患者在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同时食用海鲜,将会导致体内组胺含量激增,从而加重过敏症状。
2、食用海鲜时不宜搭配啤酒
海鲜与啤酒的组合常被戏称为“痛风套餐”。这主要是因为某些鱼类(如沙丁鱼、凤尾鱼、三文鱼等)、贝类以及虾蟹含有较高的嘌呤。大量饮酒会加速这些嘌呤的分解,产生尿酸。同时,酒中的乙醇成分会抑制尿酸的顺利排泄,从而可能诱发痛风。
▍注意事项总结
3、务必确保海鲜已煮熟
食用海鲜时,务必选择经过高温煮熟的,避免生食。因为生海鲜可能携带多种病菌,例如蛤类、牡蛎和蟹等常被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甚至可能携带霍乱弧菌等致命病菌。然而,通过高温烹饪,这些细菌可以被有效杀灭,确保食用安全。
、吃海鲜前先来一碗热汤
食用海鲜后,若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往往与肠胃难以抵御海鲜的“寒凉”有关。为预防此类症状,推荐在吃海鲜前先喝一碗热汤或热粥,以温暖肠胃。同时,搭配芥末、姜等调味料,不仅增香提味,还能杀菌消毒,进一步降低腹痛腹泻的风险。
5、痛风患者需谨慎食用海鲜
海鲜因其高嘌呤特性,在体内分解代谢后会生成大量尿酸。过量食用海鲜可能导致痛风症急性发作,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热痛及全身不适。对于已患痛风或肾结石等疾病的人群,食用海鲜可能诱发旧疾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