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吴朝香通讯员李文芳张冰清乐小舟
开栏语:医学殿堂中,每一束无影灯照亮着不同的生命战场,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专精",每个专科都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出"独门绝技",这是医生们数十年如一日淬炼的结晶,也是众多患者重获新生的密钥。我们为此开出“术有专攻”专栏,解码精进的技术如何守护生命健康。
国际平均死亡率高达30%、中青年男性最易中招、无特效药……因为发病急、进展快,重症急性胰腺炎留给医生和病人的时间窗口总是有限。而每年夏天,因为撸串、啤酒、宵夜等成不少人的必备,浙江大学医院(以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中心接诊的患者都会随之增多。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需要多学科协作,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丰表示,“我们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已降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探索出的综合诊疗模式手术创伤小、感染风险小,可以及时将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拉回。”
30岁男患者命悬一线
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烧等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
“胰腺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发生炎症后,分泌的胰液会渗出,腐蚀血管、脏器等,比如腐蚀到肠道,就会引发肠穿孔。”郭丰解释,发病后的胰腺还会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病人肾、肺、肝脏、胰头等各个器官都受牵连,严重时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简单来说,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成的损伤是系统性的,治疗上没有特效药。
3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转院到医院时,病情已经进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血压无法维持、肝功能受损、腹腔多处感染、需要借助呼吸机才能呼吸。
“医院的医生觉得需要手术清除腹腔感染,但当时他的状态还不适合手术。”郭丰和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后,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每年收治多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中心对这个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患者救治的第一个阶段要稳定器官功能,避免出现二次损伤,闯过死亡关。”郭丰说,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手段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让因炎症反应而“乱套”的器官功能恢复平衡,“比如要控制腹腔压力、做好营养支持、密切监测血流动力等。”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供图
从ICU“维稳”到外科精准微创
大概1周的时间,陈先生脱掉了呼吸机。但危机并未解除。
“根据我们的判断,他很快会进入感染期,将出现腹腔出血、脓肿,这时候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郭丰表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需要ICU医生的“维稳”,还需要外科医生精准有效的手术。
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沈波随即为陈先生做了腹膜后入路腔镜辅助清创手术,用微创的方式清除腹腔内大量坏死组织和部分器官。
这种手术方式也是医院经过多年探索首创的。
之前这类病人手术时需要把整个腹腔敞开,反复清除坏死组织,不仅风险巨大,还可能加重腹腔细菌感染,严重的会导致病人死亡。
“以前的开腹是从前方入路,但胰腺位于腹膜后间隙,比较靠后,这种开腹方式创伤大、感染概率高。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就想到可以从后腹膜入路,医院的微创优势,做到腹腔镜隧道清创。”沈波说,这种方式创伤微小、成本较低、感染风险小,还可以反复“清理”胰腺炎引起的腹腔感染坏死,加速患者康复。
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康复后,曾经命悬一线的陈先生顺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建立联盟,提供“浙江方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非常复杂,需要多学科合力。”郭丰表示,年,医院由虞洪副院长牵头,开创性的成立了以微创理念为核心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中心,联合重症医学科、普外科、消化内科、介入医学科等多个学科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不同的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非常关键,举例来说,同样是补充0毫升液体,是一次性补充这么多,还是分阶段补充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临床中,郭丰发现很多重症患者从基层转诊而来时,病情已经进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我们希望患者在病情比较轻的时候,能采取有效措施。”
基于这种考虑,医院在国内推行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的邵医模式,致力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精准诊疗和长期管理,实现去重病化。医院还牵头建立全国联盟,目前已经有60多家单位成为联盟成员,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南和共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提供“浙江方案”。
今年,医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团队入选浙江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开设重症急性胰腺炎专病门诊。前段时间,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重症医院反复治疗两个多月,经过穿刺引流、碎石、放置支架等多种治疗后病情都不见好转,最后来到医院专病门诊就诊。团队快速精准地为他解决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带来的复杂腹腔感染,康复出院后,老人还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大量饮酒等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诱因,本身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胆结石的人更要小心。”郭丰提醒大家,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良药”,一定要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转载请注明出处”